(原标题:“果链一哥”立讯精密未来前景如何?)
《投资者网》谢莹洁
2024年被认为是消费电子的复苏之年,但对于果链企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日,苹果产业链代工龙头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002475.SZ,下称“立讯精密”)交出最新答卷。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2319.05亿元,同比增长8.35%;归母净利润109.52亿元,同比增长19.53%。
作为转型较早的企业,立讯精密已经吃到增长红利,由此带来的安全、毛利率、运营成本等问题正在成为新的难题。
业绩报喜
公开资料显示,立讯精密创始人王来春原本是富士康工厂流水线上的一名工人,1999年她收购了香港一家电子产品代加工公司——立讯,专做连接器的代工生产,主要业务来源是富士康的额外订单。
2004年至2010年,王来春带领公司“去富士康”,转向自主生产研发;2011年至今,其围绕苹果这个大客户不断扩大业务线,并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布局,加速完善在电子消费领域的布局。
2010年,立讯精密在深交所完成上市,上市后开始通过收购扩张,逐渐成为“果链一哥”。据统计,其围绕苹果展开的并购有十余起,包括收购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成为iPad连接线的供应商;通过收购江苏纬创和昆山纬新100%股权,切入iPhone代工业务等。
今年一季度,立讯精密营收524.07亿元,同比增长4.93%;归母净利润24.71亿元,同比增长22.45%。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约52.27亿元-54.45亿元,同比增长20%-25%。
业绩上涨的同时,立讯精密对苹果公司的依赖度也在不断加深。
2020年至2023年,立讯精密营收分别为925亿元,1539亿元、2140亿元、2319.0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25亿元、70.71亿元、 91.63亿元、109.52亿元,其中苹果贡献的收入占比分别为69.02%、74.09%、73.28%、75.24%。
“公司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并且短期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如若重要客户发生严重的经营问题,公司也将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财报提示风险称。
股价疲软
消费电子行业的整体下行,已有各方数据佐证,终端的数据最为直观。IDC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3.2%,降至11.7亿部,创十年来全年出货量新低。
近两年,苹果以“加量降价”的定价策略推出新品,市场猜测供应商因此让利。立讯精密财报披露,占公司营收占比高达八成以上的消费性电子业务毛利率为10.60%,比上年同期减少0.87%。
事实上,不只是立讯精密,整个代工行业均面临到溢价能力偏弱、销售毛利率过低的问题,而苹果公司正是利用多元化的供应链牢牢占据掌控权和议价权。
数据显示,A股49家苹果概念公司中,毛利率在20%以下的公司有28家,占比超五成,而毛利率在个位数的公司有10家,占比达两成。
从股价表现来看,投资者对于立讯精密或有所担忧。2021年与2022年,立讯精密全年跌幅分别为12.18%、35.32%,2023年以来股价在30元/股上下波动,相比2020年10月的历史最高价63.53元/股相比腰斩。
消费电子市场整体环境不佳,加之作为苹果下游企业,立讯精密仍在国内外面临诸多并不明朗的市场风险,是二级市场波动的主要原因。而在自身成长性方面,消费电子市场“红利”逐渐消散、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导致公司议价能力难以提升。
此外,苹果已经出现销售额疲软。2024年第二季度,苹果营收达到907.5亿美元,同比下滑4.31%;净利润236.4亿美元,同比下降2.15%。
为摆脱“苹果依赖症”,立讯精密一方面寻求拓展消费电子新客户,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垂直扩张;另一方面开始向消费电子以外业务布局,智能汽车相关应用是主要方向。
立讯精密在汽车领域的策略,基本与消费电子类似,也是想通过多元化的产品布局来提高单车价值量。从产品端看,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汽车神经系统、汽车智能驾驶、汽车动力系统以及汽车智能驾舱四大部分。
华鑫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提到,立讯精密通过并购美国威讯联合半导体部分资产,公司在射频前端模块领域的精密制造能力得到增强。展望未来,立讯精密深耕通讯与数据中心领域,AI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增长将成为其业务增长的新动力。同时,公司也有望借助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在汽车领域创造第二成长曲线。同时发布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产线产能爬坡进度不及预期,技术迭代等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布局让其资本开支压力进一步增加。今年一季度公司现金流为-8.4 亿元,研究机构分析称,主要系应付账款短期压力较大、叠加上半年为消费电子传统淡季所致。
加速“上车”
从立讯精密的最新动向来看,公司仍面临诸多转型挑战。
2022年2月,立讯精密与奇瑞控股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分别出资30%、70%组建合资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随后就抛出巨额定增方案,拟非公开发行募资135亿元,其中20亿元拟投新能源产线。
上述定增方案已于2022年底获得证监会核准,但最终未能实施。2023年12月1日,立讯精密公告显示,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的议案》。
立讯精密最近召开了业绩说明会,会上提到了投资奇瑞一事,“对于奇瑞的投资是由立讯精密的控股公司主导,属于股东个人纯粹的投资行为,目前没有注入上市公司的计划。”
也就是说,奇瑞和立讯精密并无直接关系,只是拥有同一个股东。而且,控股方立讯有限公司暂时没有将持有的奇瑞汽车股权出售给立讯精密的计划。
究其根本,从消费电子供应链转型汽车供应链并不容易,大部分手机器件并不能在汽车上复用。
虽然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可以拓宽业务板块,提升公司单车价值量,但由于汽车行业对产品安全性要求较高,认证过程复杂且周期较长。以芯片为例,车规级芯片在使用温度、寿命、可靠性等方面均比消费级芯片有更严格的规定,需要专门的车规级产线生产。消费电子转汽车,整体复用度并不高。
因此,整车厂商对Tier 1厂商黏性较高,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厂商,这也导致新进厂商进入供应链的难度极大。
目前,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已经达到了43.7%,创历史新高,从这一数值来看,新能源汽车未来继续大幅增长的空间相当有限。
而公司在汽车业务方面的效果尚未显现。2023年,立讯精密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营业收入92.52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为3.99%,低于2018年的4.82%。
业内因此对公司未来产生观点分歧,有投资者担忧,立讯精密对苹果的支撑不断加强,是否有足够的精力应对其他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已于今年年初宣布停止造车、将更多资源集中于AI投资。
部分机构依然看好公司发展,长江证券研报指出,立讯精密在消费电子行业整体弱复苏的背景下,依旧能够实现高速增长。判断今年大客户各类产品线出货依旧有望凭借推新换代保持强劲,公司作为核心配套供应商有望参与更多产品料号并随之成长,在手机组装份额方面依旧在提升通道。如今公司迎来汽车智能化、电动化、AI算力发展机遇窗口金斧子,凭借过往在消费电子硬件领域的积累,公司未来有望在汽车及通信领域再次成长为行业巨头。(思维财经出品)■